找到相关内容372篇,用时2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生活方式

    作为一个人是怎样在社会上生活的这样一个问题也注意不够。对寺院经济的研究实际上研究的是僧团的集体经济。如果能对这样一些被以往研究者忽视的方面作深入、系统’的研究,相信会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古代佛教的全面了解。...以往研究僧尼生活的学者主要依据佛教经律的相关记载和寺院清规的规定,这些材料当然是了解僧尼生活的重要资料。但这些资料不可全信,僧尼的实际生活与经律的规定历来出入很大。其原因有三:一是对中国人来说,佛教是...

    郝春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03684367.html
  • 日本佛教教团的结构和特征

    怎样呢?当然,释尊在世时代,也有称作优婆塞、优婆夷的在家信徒。但是,要成为僧侣,必须得度出家。而现代佛教教团的成员僧侣虽然也要经过受戒得度,录入僧籍,在这个意义上才算出家人。但目前寺院生活的现状,实际上,除特殊寺院外,大部分寺院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大家族。这就形成了出家而又入另一个家(寺院)的矛盾。简而言之,僧侣同一般俗人一样,过着俗人的家庭生活。早在明治五年五月,在许可僧侣肉食、妾妻、蓄发的同时,...

    竹中信常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0266178.html
  • 传正法师:饮曹溪法水 振南华宗风

    礼佛。林家共有四个孩子,传正法师排行最小,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姐姐与大哥先后出家,法号分别为惟宝、明琛。传正法师7岁就讨厌荤腥,开始吃素,向往寺院的清静生活,11岁时经人介绍在惠来普慧岩出家,成为了一名小沙弥。   出家的生活非常清苦。传正法师回忆说,寺院吃的经常就是地瓜和稀饭,只有初一、十五才有可能吃到一块豆腐。可修行的生活却带来他内心的喜悦。   总共四个孩子,却有三个出了家,对于任何父母...

    传正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503888799.html
  • 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社交,也是一种修行”

    社会活动,会不会影响您的修行?   永信法师:佛教以戒律精神进行清修,戒律,使得佛教徒的生活正直清静,禅定与智能,能使修行者的内心宁静自在。佛教僧人在寺院内清修,只是一种自我充实和修行,也就是“渡我”,...寺院生活之外,搞点经营也未尝不可,因为少林寺名气大,所以才招来较多议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寺庙都有商业活动,都需要生存和发展,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有的通过收门票,有的通过募捐,永信法师通过成立...

    【佚名】

    |少林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3/0943268268.html
  • 道坚法师:我的佛教乌托邦——佛教组织篇

    乌托邦是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彼岸世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以个人的欲望和思维等一切努力无法达到的纯净地带,于是,她只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与梦幻之中。然而,我们必须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希望。作为一个出家人,我也喜欢做梦,关于彼岸,关于自然,关于世界,关于国家,关于社会,关于民众,关于弱势群体,关于佛教等等,甚至关于华岩寺的梦。自从前年出任华岩寺方丈后,学院教学与现实寺院生活的强烈落差...

    重庆华岩寺

    |道坚法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9/07365814163.html
  • 佛教的素食理念与现代生活方式

    列出寺院生活的二十条要则,其中的第四条说:“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说,适当地少吃东西,才能让胃得到休息,减轻身体机能的过度负荷,使生理组织的活力得到恢复。有很多疾病,就是由于饮食太多...英哩,她是一个56岁的妇人,打破了所有年轻人的纪录。她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每餐素食的人,会有强健、清醒和洁净的生活。   当人们进入21世纪之后,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这...

    佚名

    |素食|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2253214197.html
  • 文殊院第五届“智慧之旅”禅修营开始报名

    您平时在家是如何修学佛法的? □ 诵经念佛 □ 其它 9、您是否参加过禅修营?□ 佛教夏令营?□ 寺院生活体验营?□ 短期出家?□ 其它?□ ...,社会大众在佛陀智慧之光的照耀下,在佛陀慈悲之念的护持下,感悟人生真谛,启发自心光明。生活在自在和洒脱中,安住在喜悦和祥和中。那是生命的灯塔,那是人生的航标,这座融智慧和慈悲于一体的灯塔和航标,今日...

    文殊院

    |文殊院第五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6/22462525316.html
  • 所谓无相

    理论基础之—。慧能虽不识字,然而他有长期在寺院生活的经历和个人的宗教体验,对此也相当了解。  从《坛经》敦煌本所载慧能授无相戒时用的语言来看,他受中国内地最通行的大乘戒律《梵网经》影响最大。《梵网经》...慧能在大梵寺向韶州刺史、地方官员、儒者士大夫及僧尼道俗信众说法的主要内容是:人人皆有与佛一样的本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提出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从而寄坐禅于自然无为和日常生活之中,并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1639374.html
  • 古代寺院的傳戒與受戒

    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世俗社會進入寺院,過六根清淨的僧團生活,首要的一關,便是必須經過傳戒與受戒。傳戒與受戒構成了寺院生活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凡是欲求出家的人,都只有經過傳戒與受戒,才能夠成為真正的僧人,也才能取得過寺院僧團生活的資格。在這個意義上,世俗所謂「出家」,其核心就是指的受戒。  讀過《水滸傳》的人,大概都記得「花和尚」魯智深的故事。魯達為救金氏父女,義殺惡霸鄭屠,在無處藏身的亡命...

    王景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73940598.html
  • 古代的佛教

    无须过寺院生活,只需信仰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  日莲宗于13世纪在日本兴起,奉《妙法莲华经》。创始人僧人日莲认为《法华经》是佛教教义的精华,主张以佛教安邦定国。日莲死后不久,弟子日兴另立新派,...部寺院。柬埔寨和老挝的佛教在政治上左倾。中国在1966年以前整理并发掘佛教文物,出版两种值得重视的考古刊物以及有关敦煌石窟的书籍。这种活动在“文化革命”期间中断,现以恢复。在日本,具有不同政治倾向的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0144392.html